近来,京津冀多地多次冲破40摄氏度高温,其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魏科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今年目前我国热的地方主要是京津冀地区,南方长江流域反而没有那么热。京津冀这么热,原因比较复杂,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全球变暖。”
有人将高温的直接原因指向厄尔尼诺。世界气象组织(WMO)7月4日发布称,热带太平洋7年来首次出现厄尔尼诺条件。WMO秘书长彼得里·塔拉斯在新闻稿中表示:“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将大大增加打破气温记录的可能性,在世界许多地区和海洋中也可能引发极端高温。”
(资料图)
厄尔尼诺,指的是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部和中部表层海水每隔几年出现异常升温的周期性气候现象。WMO指出,这种现象平均每2至7年发生一次,通常持续9到12个月。这是一种自然发生的气候模式,但它发生在被人类活动改变的气候背景下。
魏科认为,此番京津冀高温,厄尔尼诺条件提供了一个“小扰动”。他解释说,厄尔尼诺年往往会造成北方干旱,可以说与高温有“弱相关”。但是,从极端温度的统计结果来看,以往的厄尔尼诺年北京没有明显的高温异常。因此他认为,厄尔尼诺现象对于北京等地的高温应该算是“火上浇油”,究其根本,导致极端天气的原因还是全球变暖。他指出,今夏热的不仅仅是中国北方,“环球同此凉热”。今年6月,墨西哥、巴基斯坦、伊朗等国多地温度超过45摄氏度。6月21日,伊朗扎博勒最高温度达到50.8摄氏度。他认为,极端高温天气在各地反复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讲,可能只是全球变暖表现形式的“前奏”,“以后可能45摄氏度才算是高温”。
而高温只是“灾害套餐”的“冰山一角”,全球变暖还将带来暴雨、洪涝、干旱、山火、更强台风、海洋酸化、海平面上升等。
“人类已经全面进入灾害频发的新阶段。”魏科介绍,据联合国防灾减灾署《灾害造成的人类损失2000-2019》报告,过去20年,极端高温事件大幅增加232%、洪涝灾害增加134%、风暴增加97%、山火燃烧增加46%、干旱事件增加29%。简言之,全球变暖,会让“湿的更湿,干的更干”。
魏科曾多次在科普中提到气候系统“临界点”的概念。如果人类活动“一切照旧”,其引起的增暖到2100年将达到4摄氏度以上,全球气温将突破气候系统各个主要临界点,地球的宜居性将被彻底改变。
“远方”的困难和眼下的高温让人难以冷静,特别是“入伏”在即,不少人问:“入伏之后会更热吗?”
对此,魏科解答:“入伏之后是否会更热,和区域有关。华北地区入伏之后会迎来雨季,雨下得多温度会降下来。南方梅雨季节结束,温度可能会上升。”
他说,应对极端天气,世界气象组织呼吁各国早预警、早行动。建议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多关注弱势人群、户外和高温天气劳动者的权益,提供公共的避热中心,尤其是在高温橙色和红色预警期间,开放公共活动中心、图书馆等,使户外工作者能避开正午最酷热的天气。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茜 来源:中国青年报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为何这么热
苹果升级 Shazam,可识别 TikTok、Instagram、YouTube 中的歌曲
彩色贝壳面怎么做好吃
关于开网店的流程(开网店的流程)
酒店浴室玻璃破裂致8岁男孩受伤,涉事酒店:目前还在协商,除治疗费外会给予适当补偿
V观财报|业绩预告披露不准确 跨境通收监管函
想买房?问东家借钱!10多家上市公司出手
心太软歌词完整版歌词 心太软歌词
*ST柏龙:股东红塔证券拟减持公司股份不超1075.97万股
2023年吉林外国语大学艺术类专业招生计划
全民k歌微信登录不了(全民k歌微信登录不)
第四范式携大模型“式说”亮相WAIC
从0到1的创新拼搏——记航天科工203所亮剑必胜党员突击队
世界快播:2023“驾驭未来”全国青少年车辆模型教育竞赛总决赛开幕式将在车神架景区举行
医药再度全线萎靡,创新药、中药悉数下跌,医药ETF(159929)跌超1.5%逼近前低!|全球最资讯
焦点滚动:乐健康 | 阳光、爱笑的人,为什么也会得抑郁症?
港股异动 | 中国圣牧(01432)跌超7% 机构推测全年奶价仍保持下行趋势 最新资讯
孔雀王家具床 金孔雀床垫)|环球消息
V观财报|涉信披违规,新宁物流遭两地证监局“重锤”
对标高质量做强“中国制造”
浙江加快构筑元宇宙产业新优势,虚拟人为关键一环
超图软件(300036.SZ):北斗导航属于产业链的上游数据源之一,公司一直在探索与北斗方向的结合应用
菲亚特新款 600e 是 500X SUV 的时尚电动继承者_全球动态
环球热讯:欧克科技(001223.SZ):萃取部分的设备是公司自制
经纬恒润:7月5日融资净买入2680.3万元,连续3日累计净买入4566万元
7年内超级AI将问世!OpenAI宣布:20%算力投入,4年内控制超级智能
鸱吻神兽(鸱吻)
融创中国上半年合同销售金额521.4亿元 同比降低53.78%-环球报道
霍达:“去风险化”或让欧洲错失历史机遇_当前报道
什么时候是购买天文摄影设备的最佳时机?|实时焦点